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作新闻标题21条规范(全文),供大家参考。
制作新闻标题21条规范
案例:
(肩)教师张继平:
(主)我是太湖一滴水滋润黄土岂有悔
张继平,现为子长县中学高级教师。从事教育工作十八年来,他始终“以责为重,以德为先,以生为本”,用心做事业,用爱做教育,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爱戴和好评。
(小标题一)以责为重,做学生心灵的挚友
(小标题二)以德为先,做学生人生的导师
(小标题三)以生为本,为事业奉献无悔的青春
张继平是江苏人,家住太湖边,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子长,这一待便是18年。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,他很欣慰,他说:“选择了这里,我很快乐;
选择了教育,我从不后悔!”
(一)捕捉特征来制题
这篇“延安模范”稿件,讲述了一位教师的先进事迹,记者原来的标题是《(主)选择了教育,一生无悔——记子长县敬业奉献模范张继平(副)》,编辑在处理时,改为《“江南才子”扎根子长:倾心教育无悔选择》。
前一道题放在任何一位兢兢业业、奉献教育的教师身上都可以,显得大而空,且用词陈旧,没有特点;
后一道题把张老师比作“江南才子”,说明了来历,有了特点,但不准确,承接的表达话语上也平也大。
怎么样变平淡为奇崛,化腐朽为神奇?使之摆脱日常报道的窠臼呢?这就要找出这位教师的独特之处来。
经过认真审读稿件,知道张老师是江苏人,家在太湖边,他千里迢迢来到黄土地,为老区教育奉献了十八年的青春,无怨无悔。这其实就是他有别于其他教师的地方,也是他的独特之处。
于是,我们就采取了借喻的手法,把这位教师比作太湖的一滴水,把为老区教育作奉献是滋润黄土地,顺着这个思路,做出了《教师张继平:我是太湖一滴水滋润黄土岂有悔》的标题。
这道标题,以第一人称的方式,把投身教育、倾心奉献比作一滴水滋润黄土地,既合乎逻辑,又显得亲切自然,形象生动,且押韵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
虽然没有提到奉献二字,但产生了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的效果。刊发后,社会反响非常好,市文明网进行了重点推荐。
(主)70年了,“我家喜儿”回来啦!
(副)新版歌剧《白毛女》全国巡演在我市启动
本报讯“北风那个吹,雪花那个飘,雪花那个飘飘,年来到”70年来,这曲旋律动听的歌剧选段曾让无数人动容。时值歌剧《白毛女》首演70周年之际,(2016年)11月6日晚,由文化部主办的新版歌剧《白毛女》全国巡演活动首站在延安解放剧院拉开帷幕。
据悉,《白毛女》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族歌剧,同时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。为纪念歌剧《白毛女》首演70周年,文化部组织复排歌剧《白毛女》并制作了3D舞台艺术片。此次复排的《白毛女》由原作者贺敬之亲自为剧本把关;
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、王昆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政委乔佩娟担任艺术顾问;
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彭丽媛教授担任艺术指导;
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张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推荐访问:新闻标题 规范 制作 制作新闻标题21条规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