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同发范文网>专题范文 > 公文范文 > 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

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

时间:2023-06-20 16:25:02 公文范文 来源:网友投稿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,供大家参考。

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

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

我出生于XX镇,是“文革”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。因为湖南人的关系,天然地对伟人老乡毛泽东及毛泽东诗词,有着深厚的情感,而在我上大学之前,我的学生时代和上山下乡期间,除了四卷本的《毛泽东选集》和《毛泽东诗词选》外,是没有其他书可以读的。在一遍又一遍地读,一次又一次地背诵中,毛泽东的很多文章和每首诗词,当时都能倒背如流。

少年毛泽东在求学离家时,曾改写过别人的一首诗留给父亲: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”这首诗表达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。在东山高小读书期间,毛泽东还写过一首《咏蛙》诗: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荫树下养精神。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虫儿敢作声?”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,以蛙设喻,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、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。

1925年晚秋,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,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,途经长沙,重游橘子洲,感慨万千,挥笔写下了《沁园春•长沙》:

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

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
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

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

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
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

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
这首词上半阕在对秋水长天景色的立体刻写中,把读者带进寥廓的深秋境界。见万重山、千重树红叶晕染,看湘江秋水澄澈、千帆竞发,望万里无云的秋空下雄鹰飞翔,视清澈江水中鱼鳍翻腾。下阕则在激情回望中,怀想当年神采飞扬、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少,抒发奋勇进击、劈波斩浪的革命情怀。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生活的回忆,毛泽东抒写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,蔑视反动统治者,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。

10年后的1936年,毛泽东又写了一首《沁园春•雪》。这首诗写在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壮举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。词的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,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;
下阕经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感叹,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,进而抒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及胸怀: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诗词中,表达了他胸怀天下的宏大气势、雄伟气魄,字里行间的伟人气象,不仅让人震撼、折服,也让人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豪情壮志。

最后是步入老年的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《蝶恋花•答李淑一》:

我失骄杨君失柳,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。问讯吴刚何所有,吴刚捧出桂花酒。寂寞嫦娥舒广袖,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。忽报人间曾伏虎,泪飞顿作倾盆雨。

这首诗里,是万众钦服的伟大政治家、革命领袖,在革命浪漫主义大写意中,让一份真挚、深沉的爱情,百转千回...

全文已隐藏
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
推荐访问:桑梓 胸怀 诗词 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

猜你喜欢

    《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材料:胸怀天下,奉献桑梓与人民.doc》

   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,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。

    文档下载
    VIP免费下载文档

版权所有:同发范文网 2010-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同发范文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同发范文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备案号:京ICP备1002631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