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同发范文网>专题范文 > 公文范文 > 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

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

时间:2023-06-28 11:00:02 公文范文 来源:网友投稿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,供大家参考。

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

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

 

 

【例文】“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。”强军事业的发展进步,既离不开对优良传统的继承,也需要贴近时代与时俱进。事实上,部队建设、改革、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,都体现着固本与开新的辩证法。(解放军报《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汉代刘开《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》,非尽百家之美,不能成一人之奇;
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。此惟韩退之能知之,宋以下皆不讲也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不把各家的风格融会贯通,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;
不借鉴最高境界的作品,便无法开创独特的领域。

【赏析】司马迁有言,欲以究天人之际,集百家之长,成一家之言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、一步到位,更不可能十全十美、全知全晓,总有个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谁都可能会遇到先当“人徒”后当“人师”、既当“人徒”又当“人师”、时当“人徒”时当“人师”的问题。千百年来,前人将文法乐理、民俗技艺等传承给后人,带出来的徒弟又成为下一代的师父,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,生生不息。这样的手把手是基石,传递的不只是手艺,对各方面创新也意义非常。善于学习,就是善于进步。中华文化源渊流长、博大精深,只有在继承中创新、在创新中发展,中华民族才能够永续发展、走向复兴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在新征程上保持如饥似渴的学习意识,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、优良作用,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,在每个岗位上做出新业绩,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干部大会讲话、党校开班讲话,侧重强调学习意识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多学习、善学习,广泛涉猎各领域新知识新理念,提高领导能力,推动事业发展。

全文已隐藏
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
推荐访问:用典 取法 之境 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

猜你喜欢

    《【写材料用典】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造之域.doc》

   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,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。

    文档下载
    VIP免费下载文档

版权所有:同发范文网 2010-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同发范文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同发范文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备案号:京ICP备1002631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