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个写材料明白人(精选文档),供大家参考。
做个写材料的明白人
作为一名“老笔头”,带培新人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。带着年轻人写材料、改稿子的时候,他们经常会问:“成老师,为什么你写材料又好又快?而我接到文稿任务,总是不知道该从何下笔?”
对这类问题,我给出过很多种版本的回答。今天,我想结合自己的最新体悟,以“做个写材料的明白人”为题,谈一谈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无从下笔的问题。
我认为,写材料的时候无从下笔,根本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情况不明,对所写事项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;
另一个是方向不明,所谓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”。这二者有一定的关联性,如果情况不明,方向肯定搞不清楚;
但即便对有关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,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,也未必能搞清楚方向。情况不明,只要多收集些资料,多做些调查研究,解决起来并不算很难。但方向不明的问题就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了,在写作实践中也更为普遍。如果连写作方向都搞不清楚,什么写作思路、写作提纲,一概无从谈起;
什么写作方法、写作技巧,也统统不管用。这就和盲人骑瞎马一样,要么寸步难行,要么只能乱闯乱碰、听天由命。所以,我想就这个问题重点讲一讲。
怎样才能明确写作方向、找准写作方向呢?我体会,关键是做到“明用”“明体”“明事”“明路”,把“明理”“明法”“明变”贯穿其中——做到这“七明”,就如黑暗之中有了灯塔,无路之处有了指南。
一、明用:明了打算写的材料是拿来做什么用、给谁用的。机关文稿是应用文的一个分支,非常注重实用性,可以说是以用为本,正所谓“为世用者,百篇无害;
不为用者,一章无补”(两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)。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也说过:“文章功用不经世,何异丝窠缀露珠。”(《戏呈孔毅父》诗)所以,我们接到写材料的任务,首先要从用处着想。
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明文规定:
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、履行职能、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,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,公布法规和规章,指导、布置和商洽工作,请示和答复问题,报告、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。
这段话,把机关文稿的用处基本都装进去了。“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”,对应的法定公文文种主要是通知、通报,事务性公文文种主要是领导讲话稿;
“公布法规和规章”,国家层面会用命令(令),地方和单位常用通知;
“指导、布置和商洽工作”,“指导、布置”常用意见、通知、讲话稿,“商洽”一般用函;
“请示和答复问题”,请示问题用请示,答复问题用批复、意见;
“报告、通报和交流情况”,则分别使用报告、通报和经验交流材料、政务信息等。由此可见,明白用处,文体文种大致也就清楚了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体用一源”(北宋·程颐《易传序》)。
更深层次的“明用”,是从推动工作的角度去考虑行文目的以至主要内容。比如,同样是写工作、谈工作,部署工作,既要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