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抗疫故事:不负青春,点亮奋斗之路_先进个人,供大家参考。
90后的抗疫故事:不负青春,点亮奋斗之路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我被选派到隔离病房参与一线救治工作共计79天。
作为90后的我,对疫情最初的印象就是'非典“。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,我11岁,上小学。对那场'战役“的印象就是要带着厚厚的口罩,上学前要测体温,很多医护前辈们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年。
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工作了7年的儿科护士。正月初六,护理部孙主任给我打电话:'琳琳,没有困难的话,你今天就过来报到吧。“我匆匆收拾了行李,跟爸妈告别,拖着行李箱入驻隔离病房,正式加入了这场'战疫“。
进入新冠病房最初的感受,就是身穿防护服的憋闷感,因为憋闷,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,心里总想摘下口罩好好喘几口气。在疫情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,我和同事们每天从早上穿好防护服为病人送早餐,为了节省防护服,很多时候需要等到病人吃完午饭才能出来。有时病人治疗已经结束了。我一个人在污染区走廊里走来走去,数着自己的呼吸声,分散注意力,减少憋闷的感觉。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这种憋闷感逐渐被工作的忙碌和救治患者的压力所代替。尤其是到了病房,我才知道很多平时信手擒来的护理工作,在三层外科手套、护目镜和防护服的阻隔下变的困难重重。比如在工作中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穿刺困难,在防护措施的阻隔下,一开始确实非常不适应,心里也在泛起疑惑,自己到底能不能胜任同事与患者的信赖。当拿起留置针的时候,面对病人充满希望的眼神,和鼓励的微笑。平时穿刺时熟悉的感觉就又回来了。
当然,在新冠病房面临的困难不只有这些。有次我在给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做穿刺时,小朋友因为年龄小,恐惧的大喊大叫,不配合工作,甚至于在完成穿刺后,又气又恼,说我是扎针的坏阿姨。哭哭闹闹地吵着让爸爸打坏阿姨出气。他的父亲作势在我背上拍了几下,小朋友的哭闹这才停止。当我面对这样的情况,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落,觉得工作没有被别人理解。但这些始终是个别的情况。更多的时候,我感受到病人对我们医护工作的信任。每隔几天都会收到社会各界捐助来物资,其中不乏给我们的感谢和支持,尤其是当我读到一份我院退休前辈们写来的慰问信, 上面写道:'疫情无情人有情,你们所站立的位置,就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。扶危渡厄,医者仁心。
2003年抗击非典,我院许多离退休职工都曾参加。现在你们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站出来豁出去,在隔离病房坚守和奋战,更让老同志们想起了当年的自己,希望你们务必多多珍重。“当我读到这些鼓励的话语,我的心里又充满了希望和斗志。我知道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'非典时期“医护前辈们迎难而上,站在我们的身前,保护了我们健康成长。现在,接力棒传递到青年一代的手上,我们满怀感激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推荐访问:之路 点亮 先进个人 90后抗疫故事:不负青春,点亮奋斗之路_先进个人